前段時間,江一燕遭群嘲的時候,網上有個關于她的段子火了:“江一燕在支教時,有一次直到天黑還沒走回學校。她忽然發(fā)現前面有一戶農家,就想去借宿一晚。敲門,一位老大媽隔門問道:誰???江一燕對著門喊: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、音樂創(chuàng)作人、歌手、寫作者、攝影愛好者、山區(qū)支教老師、公益愛好者、建筑學大師。老大媽大吃一驚,忙說:可住不下這么多人!”
看過幾本書,參加過幾個展覽,就敢自稱“專業(yè)”、“內行”,難怪建筑系的學生們會群起而攻之。
生活中,總有人喜歡不斷地往自己身上貼標簽、加頭銜,炫耀自己的身份,抬高自己的地位。然而,看過這樣一句話:一個人越缺什么,就越喜歡炫耀什么,因為一個人炫耀之后期望得到的,才是他真正所缺少的。
作家鄭淵潔講過這樣一件事。他曾參加過一場交流會,在場的作家們都在談自己看過什么書。有人說了一位俄羅斯作家的書,問鄭淵潔:“你看過嗎?”鄭淵潔搖頭。那人一臉驚訝地說:“你連他的書都沒看過,你怎么寫作?”仿佛自己看過幾本小眾的冷門書籍,身份就高人一等似的。輪到鄭淵潔發(fā)言時,鄭淵潔瞎編了一個名字,說:“我最近在看庫斯卡壓的書特受啟發(fā),你們看過嗎?”結果竟有70%的人點頭。鄭淵潔面露微笑:“這名字是我瞎編的。”從那以后,他再也沒有參加過作家交流會。做人最忌諱的,就是太有優(yōu)越感。你處處秀自己的優(yōu)越,最后只會出盡洋相。
心理學上有個詞,叫“達克效應”,指的是:能力越低的人,越容易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評價,對自己有著謎之自信。而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,從不炫耀自己擁有的一切。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么書,開過什么車,去過什么地方,有多少件衣裳,買過什么珠寶。因為他沒有自卑感。
《奇葩說》辯手黃執(zhí)中,有次去湖南一所高校演講。演講完,學校負責接待的老師請他吃飯。由于湖南人愛吃辣,幾乎每道菜都會放辣椒,而黃執(zhí)中不能吃辣。學校老師就向服務員交代:菜里不要放辣椒。這時,黃執(zhí)中主動站了起來,雙手合十,微微躬身,服務員說:“非常抱歉,我不能吃辣,給你們添麻煩了。”
演講結束后,很多人來找黃執(zhí)中簽名,都拿著本子圍著他。黃執(zhí)中每簽完一本,就會稍稍把本子往主人的方向推一下,并看著對方的眼睛微微點頭一笑。有人說,看到他,才知道真正的謙謙君子是什么樣。
一個人讓人舒服的程度,往往可以決定他能抵達的高度。“所有的優(yōu)越感,都來自于缺乏見識和缺乏悲憫。最高貴的優(yōu)越,是不會給別人造成任何壓力的。”優(yōu)越就像頭銜,是別人用來尊重你的,而不是自己用來自夸的。真正高貴的人,往往不會高估自己,而是活得謙虛又低調。凱力克亞克力制品廠愿你我,能收起過剩的優(yōu)越感,不陷入達克效應中難以自拔。放下傲慢,你才能看到真正的海闊天空。